2022年,藝術品市場暖風再吹,新政策!新方向!
一、國家再次發(fā)起新政策!
國家再次推出藝術品金融政策!當下文化產業(yè)早已上升到國家政策領域,藝術金融化無疑會成為推動文化藝術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推進藝術市場壯大、促進中國文化藝術傳播的重要途徑。借助金融化的手段,促進藝術影響,只有以強有力的推廣方式,中國文化藝術在世界競爭中才能站得住腳!
上層就文化事業(yè)已明確指出: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,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!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,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,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!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(fā)展道路,激發(fā)全民族文化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造活力,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!
二、去年中央撥款扶持文化藝術品的發(fā)展公告
53億助力文物保護!中央提前下達2021年國家文物保護資金
關于提前下達2021年國家文物保護資金預算的通知
財教〔2020〕197號
各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、計劃單列市財政廳(局):
為提高預算完整性,加快支出進度,經研究,現(xiàn)提前下達2021年國家文物保護資金(項目代碼:Z135050009036,收入列2021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“110024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收入”,支出列“20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”),用于文物保護項目的文物維修保護、文物安防、消防及防雷等支出,具體項目名稱和金額詳見附件。重點項目預算評審結果見國家文物保護資金項目庫。
請按照《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》(財文〔2018〕178號)要求,做好預算編制、指標安排等相關工作,并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0日內將2021年轉移支付提前下達至行政區(qū)域內縣級以上各級財政部門。
三、藝術品市場的特點:
1、高回報率
有報告指出,在過去的十年里,中國藝術品的收益率平均高達19%。最近兩年中國經濟出現(xiàn)增長放緩、貨幣趨緊的趨勢,藝術品市場也會面臨短期調整,但是盡管如此,專家們還都預測在未來五至十年,中國藝術品的收益率仍將會超過股票,超過膨脹,還會超過房地產。
2、以藏養(yǎng)藏
縱觀近兩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情況,其實真正投資的人遠比純粹搞收藏的人多,大家更關心的是藝術品的回報,藝術品收藏與投資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非常模糊了,收藏也可以掙錢,以藏養(yǎng)藏,入手的藝術品藏一段時間后再出手,把資金拿來購買自己更喜歡的藝術品,很多藏家都是如此。
3、財富象征
上世紀60年代,隨著亞洲“四小龍”經濟的騰飛,香港、臺灣出現(xiàn)了一批有錢人。這些人擁有了財富后,基本上都經歷了一個“先比車,后比房,再比墻(看誰家墻上掛的畫好)”這樣一個過程。這樣的過程不僅發(fā)生在香港、臺灣,就是歐美和日本一些經濟發(fā)達的國家也都大抵如此,藝術品成了財富的唯一出口。
我們國內目前的狀況大抵還處在“比車”、“比房”的階段,用不了多長時間,有錢階層便會進入到“比墻”階段。到時候,很可能這些富豪們的脾氣秉性將會比香港、臺灣同胞表現(xiàn)得更張揚瘋狂。當代藝術市場來勢洶洶的上升趨勢成為常態(tài),近年來,藝術品與互聯(lián)網金融化模式的創(chuàng)新,也成為業(yè)界關注的焦點。從基金到信托,從文交所到藝術品消費貸款,各類創(chuàng)新模式層出不窮,但幾乎沒有能夠進一步推動藝術品市場發(fā)展的。這也顯示出,藝術品與金融的結合,潛力無窮。